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资讯 > 学术前沿 > 正文

张西平:在文明互鉴中彰显中国文化魅力

发布人:谢莉             发布日期: 2017-03-21    浏览次数:

2017年是世界大格局进一步分化的关键之年。要在新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必须不断提高文化开放水平,加快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尽快形成与我国大国地位相匹配的文化软实力。如何做好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基础研究,并将其转化为服务国家文化发展的智慧,是北京外国语大学比较文明与人文交流高等研究院院长张西平长期思考的问题。

中国文化“走出去”硕果丰盛

2017年伊始,张西平带着对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新思考,着手开始了新一年度《中国文化“走出去”研究丛书》(以下简称《丛书》)的编纂工作。自2012年起,每两年编纂一套的《丛书》,致力于从哲学社会科学、汉语、电视、电影、文化艺术、动漫、游戏、新闻出版等广泛领域,对中国文化“走出去”轨迹进行系统的梳理,全方位展现中国文化“走出去”成果。

2016年,中国在欧洲11国、亚洲10国、非洲5国、大洋洲3国、拉丁美洲1国共建30个中国文化中心。截至2015年,我国已建立500所孔子学院,遍及134个国家和地区。最近10年,我国出版物版权和实物贸易的逆差已从7.2∶1缩小到1.6∶1,图书版权输出增长5.58倍,对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版权输出增长了18.4倍。

历数一组组数据,近年来,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斐然成就让张西平倍感振奋。“从文艺领域到思想领域,中国文化‘走出去’已经全面展开,规模之大、涉及面之广前所未有。”张西平说,“中国文化‘走出去’结出了新硕果,开创了新局面”。

进一步探索文化“顶层设计”

随着中国文化以前所未有的步伐走向世界,需要对中国文化“走出去”进行新的战略思考和分析。张西平表示,近段时间,《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华文化走出去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这两份重要文件相继出台,标志着中国文化“走出去”正在逐步形成“顶层设计”,中国文化“走出去”进入了有序、整体协调发展的新阶段。从中国文化全球发展战略的高度出发,有大量理论和实践问题亟待加强研究。

加强对我国文化“走出去”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的研究。张西平表示,当前中国文化“走出去”规模宏大,涉及部门、领域广泛,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如何协调好各项活动,形成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合力,需要学界提供智力支持。张西平认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整体统筹协调应提升到国家人文交流战略机制的高度。人文交流与政治互信、经贸合作一道,是中国对外关系发展的三大支柱。目前,中俄、中美、中英、中欧、中法、中印尼、中南非等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均取得了丰硕成果,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推进作出了重要贡献。如何将中国文化“走出去”各项活动与人文交流机制进行协调、对接,是必须加以关注的问题。

加强对国际文化机制结构和规则的研究。张西平认为,中国在参与国际体系进程中,政治领域在联合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经济领域很好地参与了二十国集团的国际机制,而与政治、经济领域相比较,对国际文化机制的参与稍显滞后。当今世界主要有哪些国际文化机制?如何利用现有国际文化机制开展工作?怎样直接参与国际文化机制建设和革新?这些都是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加强对文化“走出去”效果评估体系的研究。在张西平看来,建立合理的效果评估机制,可以为文化“走出去”的决策提供修正和调整的科学依据。学界应该在效果评估体系的基础数据库建设、评估指标设计等方面贡献智慧。

加强对文明互鉴的基础性研究工作。张西平认为,一方面要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加强对世界文明史研究。对外文化政策的制定必须建立在对对象国历史文化及中外关系史扎实研究的基础之上,而过去我国学界对世界的研究主要以西方发达国家为重点,小国研究、发展中国家研究非常缺乏,往往只能借助西方研究成果。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加强对沿线国家文化、历史、文明的研究是当前学界面临的迫切任务。同时,文化“走出去”也是一个文化自我认识的过程,学界要进一步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的研究和阐释。“我们要在文明互鉴之中反身自问,不断厘清自己文化的特点,认清中华文明的伟大贡献和特点,在学习其他文明中分享中国经验,彰显中国文化的魅力。”

(原标题:在文明互鉴中彰显中国文化魅力——访北京外国语大学比较文明与人文交流高等研究院院长张西平)

 

转自中国社会科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