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活动 > 学术动态 > 正文

天津外国语大学赵彦春教授讲学

发布人:谢莉             发布日期: 2016-04-15    浏览次数:

2016年4月13日下午,天津外国语大学赵彦春教授受南京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与南京农业大学典籍翻译与海外汉学研究中心的共同邀请,在教学楼七楼报告厅为我院研究生同学以及部分教师做了题为“中国文化走出去对经典翻译的期待”的学术讲座,讲座由王银泉教授主持。

赵彦春教授首先指出典籍外译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随着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的崛起,文化上应变“输入”为“输出”,提升文化软实力为时之所需,而典籍外译正是我国经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途径之一,我们应当重视并且为之努力。

接着,赵彦春教授从语言学和语言哲学的层面来论述翻译方法论。翻译包含两个层次的符指过程,以往的中译外不理想的原因在于它只关注第一层面的符指即“意指”,而忽略了第二层面的符指即“意蕴”,导致译文空洞、缺少化境。赵彦春教授对此给出了他的答案“形式是积极的,质量是消极的。”并且以“纸杯”为例深入浅出地解释了理念世界、图画世界和物质世界三者的关系。简言之,形式是先导,是翻译成功的起点和诗性得以保证的根本,这是飞矢不动的制约,为翻译不可违反的刚性原则。

随后,赵彦春教授还以《三字经》《千字文》《道德经》的英文译作为例证,分析了音韵联想和语言的像似性特征,讨论形式对于翻译的重要性,以此来回答以往中译外作品的痛点所在以及中华文化该如何走出去的问题。

最后,赵彦春教授指出,同学们应当好好利用典籍翻译与海外汉学研究中心提供的平台和资源,顺应弘扬中华文化的时代要求,为实现中华文化走出去尽一份力。赵彦春教授向在座的观众展示了他主编的期刊《翻译中国》,并且鼓励大家踊跃投稿。

     赵彦春教授旁征博引、深入浅出的讲座内容赢得了在座师生的热烈掌声。这次讲座对我校典籍翻译与海外汉学研究中心的工作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同时也鼓舞了我院师生对于弘扬中华文化、做好中译外实践的热情。


附:赵彦春教授现为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天津外国语大学外国语言文学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天津市特聘教授、《世界诗学》主编、《世界语言》主编,主攻理论语言学、认知词典学,兼攻语言哲学、翻译学等,并致力于《诗经》等经史子集以及现当代诗歌的研究和英译。

兼任中国诗词协会名誉会长、中国语言教育研究会副会长、澳大利亚Quality& Life Publishing副社长、印度MERI College of Engineering& TechnologyMERICET学术委员会委员、蓝鸽集团有限公司教育技术专家、《东坡风》名誉主编、中山大学兼职教授、中国农业大学兼职教授、天津科技大学客座教授。

2014年出版的《英韵三字经》是有史以来第一部以三个英语单词对应三个汉字的偶韵体《三字经》译文,被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日报、二十一世纪英文报、渤海日报、今晚报、天津广播电台以及今日头条、网易等各大知名媒体的广泛报道,被誉为“有史以来最美汉英翻译”、“神翻译”、“神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