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心概况 > 中心简介 > 正文

典籍翻译与海外汉学研究中心简介

发布人:        发布日期: 2017-01-18    浏览次数:

2013年8月19日至20日,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精心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在此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重要场合强调了多用外国民众听得到、听得懂、听得进的途径和方式,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让世界对中国多一分理解、多一分支持。

与此同时,近年来,我国的外语教育正在紧密对接国家战略需求的变化而进行全新的审视和定位,外语教育战略规划正在做出重大战略调整与改革。高校英语课程的开设一方面要满足学生专业学习、国际交流、工作就业等方面的需要,同时也要满足国家战略需求。中国文化要走出去,中国企业要走出去,外语教育的人才培养必须在满足市场经济的各种实际需求的同时,服务于国家安全战略和国家软实力,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国家战略实施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以及构建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的指导方针,基于我国外语教育战略规划关于外语教育必须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国家战略实施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的转型升级理念,结合学科规划未来发展的初步构思,为了促使学科建设和学院发展取得较好的进展,糅合学院目前三个二级学科下的所有资源,尤其是兼顾小语种教师开辟学术方向的需求,南京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于2015年11月成立了校级科研机构南京农业大学典籍翻译与海外汉学研究中心,以外国汉学家从事的中国文化典籍翻译成果及其对中外文化交流的影响为主要研究内容,同时开拓中国农业典籍的翻译实践和研究。

成立典籍翻译与海外汉学研究中心,既顺应了国家的对外传播战略、外语教育战略规划和国内翻译学的研究方向,也关注了学科方向的前沿性和学科方向建设的可行性,符合学科建设方面必须树立有重点才有突破,有突破才有快速发展的理念,必将有利于我院通过实现学科建设的国际化、学科交叉、产学研结合和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和社会发展需要,开辟新的领域和新的研究方向,突出学科优势,彰显学术高度,抢占制高点,呈现鲜明特色,攀登新的高度,寻找学科建设的新的增长点,推动科学研究的差异化发展,实现“人无我有,人有我强”的良好发展态势,实现我院科研创新能力的提升。

从学科建设需要来看,主动适应国家战略和社会发展需要是学科建设保持活力的健康法则和基本理念。在学科建设中,既要保持和发扬传统学科的优势和特点,也要注重在发展中创造和形成新的学科优势和特色。当前我国的外语教育已经与中国文化传播和国家软实力建设紧密相连,外语学科的教学、科研等一系列活动若不能同国家的发展需要紧密联系在一起,若不能为国家战略规划和智库建设做出贡献,则发展空间十分有限。跨学科研究是外语学科实现科研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所在。推进典籍翻译与汉学研究将是我院“十三五”期间实现科研创新能力的一个重大举措。典籍翻译与汉学研究是典型的交叉学科研究,可以整合文学、语言学和翻译学方向的一切相关资源和成果,寻找新的增长点。

中国文化典籍(包括农业典籍)作为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包含着中华文化遗产的全部精华,是国家“文化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典籍的外译是文化输出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华典籍的翻译一直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内容、重要途径和手段,也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先行者,而如何更好地向世界传播这些优秀的中国文化典籍则是当下翻译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当下中国站在了国际舞台的中央,翻译领域既需要实现对外话语创新,与此同时,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国家战略实施,也离不开西方的汉学家,对历史上的中国典籍译介以及汉学名家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厘清中西文化交流与融合对于中外文明发展以及普世价值的影响,以史明鉴,创新发展,促进我国对外传播事业的发展,讲好中国故事,传达好中国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