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活动 > 学术动态 > 正文

公共外交与对外话语体系构建研究专题研讨会于南京农业大学召开

发布人:徐鹏浩        发布日期: 2019-09-24    浏览次数:

2019年9月22-23日,公共外交与对外话语体系构建研究专题研讨会暨智库建设专家咨询会于南京农业大学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由江苏省翻译协会对外传播话语体系研究专业委员会主办,南京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和南京农业大学典籍翻译与海外汉学研究中心承办。来自省内外高校、研究机构、政府管理部门的50余位专家围绕公共外交与国际话语权、国家对外话语能力与智库建设、外语学科与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外语学科与构建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国家形象话语与修辞、中译外翻译理论与实践与对外话语体系、国家外语能力与对外话语体系、翻译、话语体系和对外传播关系等议题各抒己见,展开了精彩纷呈的思想交锋和学术探讨。开幕式由江苏省翻译协会对外传播话语研究专委会主任委员、南京农业大学典籍翻译与海外汉学研究中心创始主任王银泉教授主持。

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胡锋代表学校致辞,指出高校的使命不仅在于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更是高校的职责所系和使命担当。提升学科建设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需求的能力,是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宗旨的完美诠释,因此本次研讨会可谓恰逢其时,来得及时。

江苏省翻译协会会长、南京大学刘成富教授与江苏省社科规划办副主任汪桥红研究员分别致辞。刘成富教授指出,此次研讨会正值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来临之际,可谓恰逢其时。他从国家战略高度,指出在中国站在世界舞台中央,大力提升全球治理能力和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时代,探讨如何构建对外话语权,开创性地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打破西方话语霸权对中国形象的污蔑和抹黑,乃是外语人的职责所系和使命担当。因此,江苏外语人将对外传播话语提到了重要的议事日程,可谓意义非凡。汪桥红副主任介绍了江苏省社科基金立项管理情况,江苏省的国家社科基金申报和立项情况,江苏省人文社科研究的智库建设管理及措施等。他随后从原创性、应用性和意识形态把控这三个方面,对“结合江苏问题加以理论研究并服务实践”这一研究主线提出意见和建议,并希望外语学科的专家学者对国家政策、形势、需求和学术这四个方面拥有强烈的敏锐性,从而可以捕捉到机会,找准研究视角和切入点,通过课题立项等方式推进科学研究,充分发挥人文社科研究的智囊作用和智库作用,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和省委省政府的战略决策。

在大会发言环节,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李庆四教授指出,随着中国日益走向世界,中国国际话语权的塑造已迫在眉睫,当务之急是尽快解决“挨骂”问题,然后才谈得上塑造国际形象和更好服务中国外交战略目标。中国国际话语权的塑造面临着严峻挑战,而中国国际话语权建设必须在国内国际两条战线同步进行。

上海市社科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刘锦前博士从深刻理解习近平外交思想,深刻把握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时代特征,对当前国际环境的再认识,国际话语权建设的主要障碍、风险评估,核心国家确定标准,发挥智库作用有效推动国际话语权建设这6个方面对“深刻理解和把握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时代特征,有效推进中国国际话语权建设”进行了详细阐述。他指出,必须从时代特征视角来思考如何推进中国国际话语权建设,以寻求中国如何在当前世界形势畸变发展中担负大国责任,如何在传承发展与中国传统友好国家关系的同时为促进落实中国对外“亲诚惠容”的外交战略创造条件。

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姚君伟教授在题为“由中国文化‘走出去’想到赛珍珠”的发言中指出,美国作家赛珍珠有着丰富的跨文化阅历,并清楚地看到异质文化之间存在的偏见和误解。由此,她在日后塑造中国人形象的过程中,合理介绍中国元素,在非小说写作中,多重阐释中国文化,在获得诺奖后,更是有效利用其国际名人效应,积极宣讲中国文化。她的这些努力,宗旨均在于传播她所怀有的朴素的跨文化理念,即不同文化之间应当加强交流和沟通,达成跨文化理解和可能的融合。赛珍珠的这些理念及其丰富实践,对于我国推进中外人文交流,具有很强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南京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王银泉教授以参与最近南京市在丹麦举行的国际友人辛德贝格雕像揭幕与展览活动切入,以“公共外交精准发力助推国际话语权”为题,指出构建国际话语权需要精准发力,找到、找准双方的话语对接点。为了确保国际话语供求关系的建立,供需双方既要做到知己知彼,也要本着你情我愿的原则,而不是我们的想当然,也不是自以为是甚至强加于人,更必须懂得内外有别。因此,在提升国际传播能力的过程中,我们需要遵照习近平同志的指示,着力增强规则制定能力、议程设置能力、舆论宣传能力、统筹协调能力,从而实现精准发力,主导对外话语权,打造国际公共关系活动和公共外交的典范,助推我国国际话语权,提升公共外交视野下的国家形象塑造能力。

中国矿业大学外文学院翟石磊副教授在题为“何谓中国话语?——基于十九世纪以来英汉译语关系的分析”的发言中,以历史发展为经,以国家话语英汉翻译为维,从资本、场域、竞争三个角度切入,探究十九世纪以来的中国话语内涵演变以及中国话语体系的演进路径并做了深度阐析。

上海交通大学材料学院蔡英文副教授在题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科学阐释与对外话语重构”的发言中指出,在当今科学技术占据绝对话语权的时代背景下,以全新视野阐释易经、儒、释、道的科学内涵并重构其对外传播话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同时,他对东西方文化的核心概念进行了图示比较,将英语构词法与汉字六书相结合,提出了“天”、“道”、“仁”等中华文化核心名词的科学翻译。

 

陆军工程大学的郑贞副教授结合皮姆的“协商”理论,探讨了中国国防白皮书中中国特色军事话语翻译应遵循的规范。江苏开放大学许洁老师做了题为“习近平‘大国外交’政治话语的认知研究”的发言。江苏警官学院黄亚茜老师围绕“警务外交的话语权建设:内涵与路径”这一话题,从警务外交的内涵、当前中国警务外交的主要形式、警务外交话语权建设的内涵与意义以及推进警务外交话语权建设的路径这4个维度做了详细阐述。

在智库建设和交流发言阶段。安徽宿州市赛珍珠研究会会长居永立就卜凯和赛珍珠夫妇与宿州之间的渊源做了详细的介绍。南京农业大学王银泉教授就“以卜凯——赛珍珠研究推动中外人文交流”为题,结合学科建设战略,依据卜凯创建中国第一个农业经济学科的背景,借鉴西北大学研究两个斯诺的成功经验,创造性地提出了以卜凯和赛珍珠作为推动中外人文交流和公共外交研究的标签、抓手和品牌,开创外语学科的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的转型升级,提升南京农业大学在全球相关学术界和文化界的影响力、领导力和软实力,同时探索智库建设,打造特色智库平台,为我国的咨政事业做出贡献。其他与会者也围绕这个话题展开了积极而热烈的交流发言。

南京师范大学姚君伟教授在闭幕总结中概括了本次会议具有高、跨、通的特质,体现了超前的学科建设思路和科学研究理念,强调了外语学科如何贴近国家战略和国家社会发展的热点问题开展科学研究,有望推动外语学科建设的跨学科发展,促使外语界翻译界借助传播学、国际关系学、国际政治学、外交学等方向的理论修养和实践范式,提升外语学科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需求的能力,完美诠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宗旨,充分体现外语人的职责所系和使命担当。

本次研讨会是江苏省翻译协会今年5月成立9个专委会之后,由专委会举办的第一个学术活动。本次研讨会的举办,无论是对于中外文化交流,还是对外话语体系构建,都具有强烈的时代意义。党的十九大报告所指出,中国已经站到了世界舞台中央,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正在努力发挥更大的作用,履行更大的担当,最为突出的标志是推进全球治理背景下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为此,我们需要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全球治理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思想,为构建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提供新范畴、新概念、新表述,坚持以我为主,用自己的核心话语把自己解释清楚,提升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塑造良好的中国国际形象。

(徐鹏浩 张钰蓉撰稿 王银泉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