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活动 > 学术动态 > 正文

王银泉教授出席全国首届外交话语及外事外交翻译研讨会并做主旨发言

发布人:谢莉        发布日期: 2017-12-28    浏览次数: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话语体系如何构建,讲好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话语模式与翻译路径如何实现创新。12月16-17日,由中国翻译协会、河南省人民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中国翻译》杂志社、郑州大学等单位共同举办的中国首届外交话语及外事外交翻译研讨会暨全国首届外事外交翻译大赛颁奖仪式在郑州大学举行。我校典籍翻译与海外汉学研究中心创始主任王银泉教授应邀出席会议并做了题为“做好政治话语翻译 提升国际话语权”的主旨发言。

外交部、中联部、中央编译局、中国外文局等部委相关司局领导,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委员会副主席杨佳,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译协常务副会长黄友义,外交部公共外交政策咨询委员、原新闻发言人,中国驻意大利、印度、波兰等国大使孙玉玺,外交部翻译司副司长费胜潮,以及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外交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机构和外语院校的代表200多人参加了研讨。

此次研讨会旨在对接国家战略,搭建外交话语及翻译学术交流平台,为“一带一路”建设和国家总体外交提供语言服务和政策咨询,并积极探索和创建外交语言及外事外交翻译研究的学科方向。在两天的会议前期间,二十多位特邀专家做了大会主旨发言,从不同视角阐述了十九大报告指出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话语的构建、翻译与传播、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话语体系建设、“讲好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故事”的话语模式与翻译路径、中央外交文献翻译与融通中外话语体系建设、外交语言、外交话语研究现状、问题与前景等国家战略。

开幕式上,中国外交话语平行语料库上线启动仪式顺利举行。郑州大学中国外交话语数据库的创建工作自2016年开始启动。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数据库的两个主要子库——中国外交话语平行语料库(汉英)、中国外交话语术语库(汉英)已开始在线运行。这是我国首家外交话语平行语料库和特色型外交话语术语库,填补了国内空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研究价值。标志性的成果是中国外交话语研究中心主任杨明星教授刚刚拿下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话语构建、翻译和传播研究》。

王银泉在大会发言中以其今年11月27日在中央党校《学习时报》发表的文章《做好政治话语翻译 提升国际话语权》为引子,从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的中外人文交流原则“以我为主兼收并蓄”入手,指出以我为主、兼收并蓄,就是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的具体阐释,为中国话语权的建构奠定了心理基础、政治基础与实践基础,更是为我国今后的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必将有助于提升我国的国际话语权和全球治理能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和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的外交构想,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他随后阐述了公共外交的含义,进而介绍了政治话语翻译的特点及其与中国国际形象自塑的关系,并通过典型的实例说明了如何通过政治话语的翻译来彰显中国话语国际表达过程中的文化自信,从而树立中国的良好国际形象,提升国际话语权。王银泉指出,所谓国家形象,指的是一个国家在国际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科技、教育等诸多方面相互交往过程中,获得对方国家及其社会公众的解读、认知与评价。国家形象塑造是公共外交实践的重要内容之一。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需要实现对外传播方式创新,对外传播创新需要话语创新,话语创新需要翻译创新。而政治话语翻译不同于其他语用环境下的翻译,“政治等效”必须成为政治话语翻译的最高准则和基本原则。中国政治话语的英译策略应该关注如何改进和提高政治话语翻译效度,让国外受众“到”、“听懂”中国政治话语,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以期在此基础上更为有效地构建中国国际形象。他的发言,点面结合,深入浅出,气势磅礴,精彩之处不时赢得听众阵阵热烈的掌声。

大会进行了全国首届外事外交翻译大赛颁奖典礼。本次大赛参加人数达到2700余人,获奖者147人。大赛推动了中国外事外交翻译事业的发展,产生了一批高端外事翻译人才,发挥了翻译构建融通中外话语体系中的桥梁作用。王银泉应邀担任了此次大赛的评委。

在参会期间,王银泉还接受了《大河网》、《河南商报》、《河南手机报》等河南媒体的联合采访,就其近年来在参与《公共服务领域的英文译写》国标研制以及南京大屠杀史料翻译等方面对接国家战略完成的重大翻译实践活动回答了记者的提问。采访报道发布后被多家媒体转载并被河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转发。对于公共服务领域的英文译写,王银泉认为,公共服务领域对外语的需求不断扩大,以公示语翻译为代表的对外传播翻译活动正是顺应“一带一路”建设,响应国家外语能力建设的具体表现,对于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促进中国文化“走出去”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南京大屠杀史料翻译以及今年为中美联合拍摄的剧情片《南京之殇》完成的台词翻译,他认为翻译的目的促进国际化传播,推动南京大屠杀历史成为世界记忆,并诠释学问之道的经世致用价值。“我觉得,在南京大屠杀历史真相国际化宣传过程中,翻译与有力焉,可以推动南京大屠杀历史成为永久的世界记忆。如果因为自己的翻译贡献,能够促使国际社会增加对这段人类历史上最黑暗时期的了解,那自己的努力便有了价值。王银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候说:“南京大屠杀是国耻,不仅是南京更是全中国乃至全人类的伤痛,我们需要做的是每个人都去承担起宣传揭露南京大屠杀历史真相的使命,让国际社会更多地了解日本军国主义一手制造的灭绝人性的南京大屠杀暴行,同时让更多的人达成共识,日本政府和右翼势力不敢面对二战罪责,否认战争罪责是极端错误的。正视历史可以让后人引以为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