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光明日报》理论版头条刊发我校外国语学院王银泉教授的文章《挖掘“中学西传”研究的时代内涵》,此为其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明清耶稣会士翻译与中西文化科技交流”的研究成果。文章刊发后不到一天,就被《求是》网、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网、《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网、和讯网、内蒙古新闻网、南京工业大学党委宣传部网和思政网、中工国际网和文艺网、天山网、江苏大讲堂、聊城大学生网等转载。
文章指出,加强对“中学西传”的研究并挖掘其时代内涵,不仅在于依据新的史料和学术观点,以全新的视角去解读中西文化交流的轨迹,重新审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西方知识体系和文化思想曾经产生的巨大影响,更重要的是通过“中学西传”研究,可以厘清中西文化科技交流双向互动和双向受益的源头及发展脉络,证明中国文化对于世界文化的意义及贡献,公正客观看待中外文化与文明多元特征,证明西方模式并不是人类社会走向现代化的唯一路径,从而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文章高度评价了中国农耕文化对西方思想的影响。文章指出,经由来华耶稣会士传到欧洲的“中学西传”成果还促成了法国重农主义思想的兴起,重农学派创始人魁奈(1694—1774)提出了“农民穷则国穷”这样寓意深远的格言,认为农业人口的就业增长和农业繁荣将刺激贸易和工业。魁奈主张的“以农为本”思想,正是来源于儒家的重农思想。他的重农主义社会实际上是以中国为蓝本的,因为中国的社会制度通过来华传教士发回国内的书信介绍,在欧洲大陆被广泛传诵,尤其是中国朝廷的亲农政策无疑为重农主义者提供了思想材料和有力论据。
文章认为,无论是对于中外文化交流、中外人文交流还是中国文化走出去,“中学西传”研究都具有强烈的时代内涵。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今后推进“中学西传”研究,应该在积极吸收历史上“中学西传”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赋予“中学西传”新的时代内涵,为中国提升全球治理能力、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王银泉近年来在相关领域潜心研究,成果丰硕,除了承担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和发表核心刊物论文,还在《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中国社科科学报》、《学习时报》等重要报纸和内参发表文章8篇,今年发表在《当代外语研究》的2.5万字论文《服务国家战略的融合型外语人才创新能力与全球化素养培养探究》,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8年第10期转载核心观点约4000字。这些学术成就很好地提升了相关学科的学术影响力,为南农争取了学术声誉,也体现了学术研究服务国家战略的智库作用。
《光明日报》理论版头条《挖掘“中学西传”研究的时代内涵》链接:http://epaper.gmw.cn/gmrb/html/2018-12/19/nw.D110000gmrb_20181219_1-15.htm?from=singlemess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