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活动 > 学术动态 > 正文

王银泉教授应邀访问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并做专题讲座

发布人:徐鹏浩        发布日期: 2019-10-22    浏览次数:

牛津大学Bodleian Library,1687年,第一个抵达英国的中国人沈福宗曾在这里协助整理书籍

2019年10月16日下午5:00-6:30(当地时间),南京农业大学典籍翻译与海外汉学研究中心创始主任、外国语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王银泉教授应邀在英国牛津大学人类学与博物馆民族志学院(School of Anthropology & Museum Ethnography)举办了题为Michel Boym's translation of Chinese medical texts in the 17th century(卜弥格17世纪中医典籍翻译)的专题讲座。在此之前,王银泉教授于15日拜访了英国剑桥大学李约瑟研究所(Needham Research Institute)所长、国际著名科技史专家梅建军教授,并与李约瑟所的同仁进行了学术交流。

牛津大学发布的王银泉教授讲座海报

王银泉教授此次应牛津大学人类学与博物馆民族志学院伊丽莎白•许(Elisabeth Hsu)教授的邀请,为其负责的牛津大学人类学东方医学研究小组(Anthropology research group, Oxford, on Eastern medicines)本学期的1、3、5、7周举办的系列学术讲座完成了开篇之作。他以翔实的史料信息和全新的研究视角,严谨考证了1644年抵达中国的波兰耶稣会士卜弥格(Michel Boym)在中国生活工作期间,通过中医翻译传播了中国文化,成为中医文化西传的拓荒者。王银泉以史上访问剑桥的第一个中国人沈福宗(1687年抵达剑桥大学)作为引子导入讲座主题,通过西葡两国争夺殖民地这个背景,介绍了教皇子午线对于列强瓜分世界和基督教东去的巨大影响,叙述了明末清初来华耶稣会士在中西文化科技交流方面做出的巨大贡献,勾勒了卜弥格入华之后的20年间南明王朝与清朝之间的你死我活斗争以及因为南明王朝向梵蒂冈求援而带来的中西关系复杂性,徐徐展开了一幅绚丽多彩的中外文化科技交流史画卷,以宏大叙事凝聚多个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充分体现了此次讲座视角的跨学科特色与优势。

牛津大学讲座现场一

王银泉此次的讲座尤其通过大量史实的考证和第三方研究成果的分析,梳理并澄清了1671年、1682年和1686年于欧洲出版的三本中医学译著《中医的秘密》、《中医指南》和《医学的钥匙》确为卜弥格完成的中医翻译成果。但是,由于卜弥格奉南明永历王朝之命赴欧洲寻求梵蒂冈发兵中国反清复明未果,在从欧洲返回中国途中,怀揣把他的中医翻译手稿在欧洲出版的美好希望,他将手稿托付给了与他一同从欧洲来华的耶稣会士柏应理(Philippe Couplet)。最后,卜弥格未能再次跨入中国国境,于1659年越南与广西的边境线上结束了短暂而悲壮的一生,年仅47岁,而柏应理则将卜弥格的中医翻译手稿通过抵达福州和广州洽谈通商事宜的荷属东印度公司(VOC)的船队,转交给了VOC总部所在地印尼巴塔维亚的首席医师安德里亚斯•克莱耶尔(Andreas Cleyer)。在此之后,克莱耶尔对这些翻译手稿进行了编辑整理,融入了通过印尼华人了解到的中医知识。与此同时,柏应理也给克莱耶尔补充了“康熙历狱”中被拘押在广州的23位传教士完成的部分中医典籍翻译。此外,1674-1676年间赴日本的荷兰医生Willem Ten Rhijne在去日本和从日本回来之后,都在巴塔维亚逗留很久,他不但是公认的针刺疗法西传第一人,而且在巴塔维亚期间还给克莱耶尔多有指导,为克莱耶尔完成对卜弥格的中医翻译手稿的编辑加工整理,提供了帮重要助。在此之后,卜弥格的中医译著在欧洲产生很大影响,英国医生约翰•费洛耶(John Floyer,1649–1734)受此影响,潜心研究脉学,于1707年在伦敦出版《医生的诊脉表》(The Physician’s Pulse Watch)。卜弥格的中医译介还影响到了德国哲学家、数学家莱布尼茨(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1646年-1716年),而莱布尼茨的哲学思想,对德国哲学家康德、黑格尔等人都有直接的影响。此外,法国人雷慕沙(Jean Pierre Abel Rémusat,1788-1832)依据卜弥格的中医译介,于1813年完成了关于中国医学的博士论文《舌症状研究:即关于从舌头看出的病症,尤其是中国人的相关理论》,获得巴黎大学博士学位。1814年12月11日,法国法兰西学院设立“鞑靼、满、汉语言教授”讲席,正式开设汉学课程,标志着西方汉学进入了专业汉学时期,国际学术界都把这一天视为专业汉学的起点。

牛津大学讲座现场二,站立者为Elisabeth Hsu教授

讲座持续一个半小时,结束时候赢得了持久的掌声。Elisabeth Hsu教授用“震撼”二字来形容报告内容之精彩、信息量之巨大和学术研究视角之新颖,称这个国际一流水准的讲座一炮打响,为他们本学期的系列讲座开了个好头。参加此次讲座的有牛津大学人类学研究方向的老师和来自多个国家的博士生,有专程慕名而来的剑桥大学历史系博士生,也有本科毕业于加州伯克利大学最近刚入读牛津大学的医学史硕士生,还有来自中国的医史文献和中医翻译方向的访问学者。在讲座结束后的充分讨论过程中,他们纷纷表示此次讲座让他们受益匪浅,不但开启了他们的研究视野,更为未来研究提供了很多路径可能,因为此次讲座不单纯是中医翻译西传史的研究,更是置身于中外关系史、中西文化交流史和汉学研究的学术背景之中,概述了西方殖民史起源,讲述了天主教东来入华,突出了中西文化科技交流史,可谓是多元立体的研究视角,更是通过生动例子讲历史,讲故事,因而讲座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牛津大学讲座现场三

15日,王银泉教授在牛津大学访学的郭爱民教授和蒋辰雪博士陪同下,前往剑桥大学李约瑟研究所,拜访了该所所长、国际知名科技史专家梅建军教授,受到了李约瑟所全体师生的热情接待。在梅建军教授的精心安排下,三位学者与李约瑟研究所的同仁分享了各自最近的研究重点,进行了学术交流。短暂的访问,在信息量巨大和收获满满之中结束,为未来相关学术研究领域的合作研究打下了基础。

王银泉、郭爱民、蒋辰雪访问李约瑟研究所

在此之前,10月14日下午,王银泉冒雨专程拜见了牛津大学中国中心主任、国际著名中国抗日战争史研究专家Rana Mitter教授,介绍了8月底在丹麦举行的辛德贝格雕像揭幕和展览活动,就二战中国战场的国际化学术研究以及如何在国际社会加强宣传南京大屠杀期间挺身而出救援中国人的西方人士及其义举,交换了意见。

王银泉与Ranna Mitter交谈

王银泉此次赴牛津大学的学术讲座和剑桥大学的学术交流,充分证明了中国文化外译对世界的贡献,有理有据、有据可依地讲述了中国文化如何对欧洲文化产生了影响,尤其是明末清初来华耶稣会士,通过“中学西传”给欧洲带去了中国的思想和制度,新的中国知识成为触发法国启蒙思想家想象灵感和推动法国社会转型的动力资源,法国在欧洲大陆国家中率先向新的社会形态转换。对此,法国汉学家谢和耐曾经如此评价“中学西传”对欧洲文化思想的影响:“发现和认识中国,对于18世纪欧洲哲学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而正是这种哲学,为法国大革命作了思想准备”。中西文化之间就是通过思想体系和文化传统之间的调适与融合,在寻求共同性和互补性的过程中,促进了双方在政治和文化制度上的相互吸收和仿效,为对象国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借鉴和参照,起到激励、刺激、推动作用,从而为各自文化获得了世界性的文化价值和意义,为多元文化共处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思想源泉,成为我们今天追求和谐世界,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个历史根由。

卜弥格画像

此次国际学术活动意义非凡,因为这不仅是世界顶尖高校十分难得邀请我国学者去开设专题讲座,也不仅是我国学者一次简单的走出国门进行学术交流,能够被世界顶尖高校邀请去宣讲中国学术研究,而且还是世界顶尖名校关注的学术话题,其影响力远胜于出国参会发言,后者是人家的议题设置人家的规则人家的舞台,我们必须遵守他们的规矩,就是过客而已,影响非常有限甚至很难产生影响。国际话语权不是靠宣传所能获得,而是需要提升话语生产能力和塑造能力,加强有效传播和良性互动。习近平针对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时候明确指出:“要提高我国参与全球治理的能力,着力增强规则制定能力、议程设置能力、舆论宣传能力、统筹协调能力。”而王银泉此次在牛津大学的学术讲座和剑桥大学的学术交流,通过主导话语生产能力和塑造能力,实现了有效传播和良性互动,完美诠释了以中国文化为基础的学术研究如何扩大国际影响,通过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达到国际一流水准,逐步主导学术话语权。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必须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因此,构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坚持文化自信,同时打破西方中心论。在中外文化交流和中国文化对外传播过程中,如果一味屈从于西方话语霸权,甚至以目的语国家文化为参照进行“文化变异”,唯洋是尊,唯洋必尊,袭用西方话语,按西方话语标准来进行诠释、裁剪或取舍,甘心做西方文化的奴役,在西方话语霸权面前奴颜婢膝,那么中外文化交流最终将会因为对话的不平等而变得空洞而无用。

剑桥康河(River Cam of Cambridge)

此次世界顶尖高校邀请我国学者举办讲座,也是构建对外话语体系的一个典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的关键在于融通中外。对外话语欲超越历史传统、文化语言、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等障碍,把中国人的话说给外国人听,而且让外国人听得懂、愿意听,就必须在融通中外上下功夫。习近平同志多次指出,融通中外是构建对外话语体系的关键。而找准公约数,就是构建融通中外话语体系的关键所在。此次通过学术外交构建融通中外话语体系最大的成功之处就在于突出了对外话语能力,“话语”是传播的内容,是传播是否有效的核心,话语权决定传播力,而主动权决定了话语权,话语权决定了传播力,传播力决定了影响力,最终在传播效果方面实现了既是中方希望掌控的叙事,也是外方希望了解的内容,可谓是一拍即合,由此实现了精准发力,在对外传播效果上达到了最大公约数,实现了最大同心圆。

王银泉教授在剑桥大学李约瑟研究所学术交流

关于学术研究如何提升国际话语权,沈壮海曾经精辟论述道,不论从学术发展本身而言,还是就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等角度而言,努力提升中国学术的国际话语权,都是一个极为重要而紧迫的课题。提升国际学术话语权,既是繁荣学术的重要目标,也是学术繁荣的重要标志。国际学术话语权逐步提升的过程,即学术渐趋繁荣的过程;国际学术话语权的大小,是衡量学术繁荣程度的重要尺度。提升国际学术话语权,事关国家文化软实力赖以生成的最深层根源,也直接影响国家文化软实力借以发挥作用的关键群体,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路径,因为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学术话语体系,大都体现着相应的价值立场、强化甚或重塑着相应的价值观念。当今世界,不同价值体系的竞争、意识形态的较量不仅没有停止,而且以更加复杂的形态存在与展开。意识形态理论与学术理论、意识形态交锋与学术交流之间的相互浸融、深层胶着。众多为人们所熟知甚或景仰的西方理论家,实际上都客观地充任着西方意识形态大师的重要角色。近代以来,西方基于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政治影响力和文化渗透力,在学术领域同样形成了强大的话语权,国际化使欧洲的学术话语权显著提升。因此,不论是从学术发展本身而言,还是就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等角度出发,努力提升中国学术的国际话语权都是一个极为重要而紧迫的课题。以中国文化为基础的学术研究如何扩大国际影响,并逐步主导话语权,成为近年来热议的话题。长期以来,不乏一些中国学者自觉不自觉接受“西方中心论”,对西方的学术研究和成果不辨菽麦地加以推崇,形成了“西方学术至尊”的怪圈。我国国际学术话语权相对薄弱的另一集中表现,就是当今中国学界诸多学术领域中占主导地位的概念范畴、关键议题、基本理论以及理论研究的参照尺度等等,多为“舶来品”。繁荣的学术活动和成果中,可谓是“洋话连篇”而“中国话”相对较少。如果一个国家的学术在总体上主要扮演着他人原创性学术成果的消费者,那么,这种主要处于跟踪、描摹状态的学术研究自然不可能拥有较强的国际话语权,何况当今许多学科门类肇始于西方,中国要想在其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致力于中国化(本土化)。事实上,带有浓厚中国地气的学术研究才是赢得话语权的第一步。学术话语权是知识生产与传播的结果,是学术话语权利与学术话语权力的统一,而学术质量、学术评价和学术平台是构建学术国际话语权的三大基本要素。为此,在坚持学术中国化的前提下,还要积累对话资本,提高对话实力。通过坚持不懈的积淀和创新,打造高水平学术研究,不断提高自身的学术影响力。在此基础上,逐步与西方学术界开展对话。如果连对话的能力都十分孱弱,遑论形成国际话语权。因此,中国学术要想昂首阔步地迈向国际学术殿堂,并形成强有力的学术话语权,实有必要遵循“中国化—自强—自尊”的发展轨迹,舍此,恐无其他良策和捷径!

王银泉教授(右二)与梅建军所长(图中)等人合影

郑永年也曾撰文尖锐指出:“无论从内部世界还是从外部世界来看,中国缺失自己知识体系的现状令人担忧。……中国的知识界没有努力建设自己的知识体系,或说自己的社会科学,而是拼命地使用外在的知识体系解释中国,结果往往是曲解”,“他们不是努力发展自己的知识体系,而是继续使用西方的概念和理论。在中国土地上生存着无数的西方经济学家、西方社会学家、西方政治学家,但却没有自己的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和政治学家。结果呢?大家越说越糊涂,越解释越不清楚”,“很多人像是被西方的知识体系洗脑了一般,非常满足于思维、思想被殖民的状态,掌握了几个西方概念,就觉得掌握了真理。真理在手,就高人一等。用西方概念训斥人,是很多中国知识分子的高尚职业”。显而易见,国际学术话语权确立于国际学术交流互动的过程之中。 当代中国的学术话语体系与国际学术话语权建设,不应当也不可能在“自说自话”中开展。因此,建构中国特色的国际学术话语体系,离不开植根中国的研究、面向中国的研究。对于提高中国学术国际话语权而言,研究中国与研究世界都具有重要意义。

王银泉等人在李约瑟研究所与梅建军所长等同仁交流

王银泉近年来在相关研究领域潜心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除了承担2项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和发表几十篇CSSCI核心刊物论文,还在《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中国社科科学报》、《学习时报》等重要报纸和内参发表文章8篇。此次应邀赴牛津大学讲座和剑桥大学学术交流,是他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明末清初耶稣会士翻译活动与中西文化科技交流”的最新成果。这些学术成就很好地提升了南农相关学科的学术影响力,为南农争取了良好的学术声誉。作为其牛津大学讲座研究基础的文章《卜弥格:中医西传的拓荒者》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7月19日,今年入选由中宣部打造的全国党员在线学习平台“学习强国”,即是最新佐证。

外国语学院

2019/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