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12日至13日,首届翻译人才发展国际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中外翻译界的350余位嘉宾与会,从翻译人才发展的整体层面进行对话交流。论坛由中国外文局、中国翻译研究院主办,是面向国内外翻译界、专门以“人才发展”为主题和特色的国际交流平台,旨在进一步推进我国翻译事业及翻译人才发展。我院王银泉教授应邀出席了此次论坛并在会议期间与政府部门领导、有关省市外办领导、相关院校代表就翻译人才培养等话题展开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本次论坛以“翻译人才与终身教育”为主题,分设翻译人才的院校教育与“后院校”教育、翻译人才的知识结构与能力发展、高端翻译人才培养的问题和挑战、翻译技术和翻译人才发展等四个分论坛,全面覆盖翻译专业人才成长发展各阶段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集中探讨交流汇集专业意见及建议,为加快我国翻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加强高端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提供工作思路和参考路径。
中国外文局局长、中国翻译研究院院长周明伟表示,中国的翻译人才跟不上中国各方面事业的发展,翻译界同样是“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终身式教育可能是解决翻译本身发展过程中的机制需求。周明伟在主论坛上发表了题为《加强沟通合作共同推动翻译人才发展》主旨演讲。他表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本身对翻译事业提出了巨大的需求。身为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决定了中国将承担越来越多的国际责任,中国的形象与通过翻译传递中国声音、形象直接相关。同时,国际社会需要了解中国的道路、中国的思路、中国的价值观、中国的发展理论,这些也对翻译提出了要求。周明伟指出,中外对话交流需要有我们自己的话语体系。我们不能简单使用外语或者西方语言已经定义的表述来解释我们的世界,至少是不能用字典的方式,用字对字的方式解释、解答,而要用对中国的认知所需要的表达。因此,要构建一个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这其中相当一部分责任和努力也是需要通过翻译这个中介来承担。
中国翻译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翻译协会常务副会长黄友义指出,未来翻译人才所须具备的能力,不是简单的语言转化,更不会是文学翻译一家独大,这点不光是中国也是国际的倾向。他认为,翻译人才的培养一方面会多元化,文学翻译的比例下降,而经济、科技、媒体方面的翻译需求不断提高;另一个很大的变化就是中译外的比例在增加,这在中国翻译界是一个大趋势。他认为,最大挑战还是对翻译教育的理解,到底培养什么样的翻译、市场需要什么样的翻译,都需要不断去细化。
中国外文局副局长、中国翻译研究院执行院长王刚毅在闭幕式上致辞指出,翻译行业拥有三个主要驱动力:市场需求、政府支持和科技发展。市场需求是推动产业不断快速发展的最重要动力;政府的投入是我国的发展特色;而科学技术的发展带给翻译领域的巨大改变也不容忽视。我国翻译行业正在经历快速的增长期,与此同时,也正面临深刻的变化期。这对于整个行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相信中国的翻译人才不但能够服务于国家的对外开放,促进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也能为世界不同文化和文明间的交流与共赢贡献力量。
与会嘉宾分别来自联合国秘书处、国际口译协会、国际翻译院校联盟、美国蒙特雷高翻学院、巴黎第三大学高翻学院、莫斯科大学高翻学院,以及外交部、中国外文局、中国翻译研究院、国内著名专业翻译院校,全国外事部门、中央企业和跨国企业、翻译行业协会等组织机构。国际著名翻译理论家、欧洲翻译研究学会主席安东尼•皮姆(Anthony Pym)、瑞士日内瓦大学校务委员会国际关系高级代表、国际翻译院校联盟(CIUTI)荣誉主席汉娜•李艳绮,国际会议口译员协会(AIIC)副主席安德鲁•康斯特布尔(Andrew Constable)、俄罗斯国立莫斯科大学高级翻译学院院长、国际翻译院校联盟(CIUTI)副主席尼古拉•加尔博夫斯基(Nikolay Garbovskiy)、联合国秘书处大会和会议管理部中央规划和协调司司长马雪松、外交部翻译司副司长许晖、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平洪等重要嘉宾出席论坛并作主旨发言。此外,十几个省市的外办领导也参加了会议并有部分交流发言。其中,北外、上外、广外、北语、北二外、大外、西外、天外等近七十所国内著名高翻学院的院长及翻译专业硕士(MTI)教学负责人齐聚高翻学院院长论坛,为我国翻译人才培养建言献策。
本次论坛以“翻译人才与终身教育”为主题,分设翻译人才的院校教育与“后院校”教育、翻译人才的知识结构与能力发展、高端翻译人才培养的问题和挑战、翻译技术和翻译人才发展等四个分论坛,全面覆盖翻译专业人才成长发展各阶段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集中探讨交流汇集专业意见及建议,为加快我国翻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加强高端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提供工作思路和参考路径。举办“翻译人才发展国际论坛”在于顺应我国大力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不断加快“走出去”步伐的新形势,积极应对我国翻译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