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活动 > 学术动态 > 正文

王银泉教授在世界汉学大会做主旨发言

发布人:陈昕羽        发布日期: 2023-10-24    浏览次数:

   


大会海报


为全面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与总书记第三届文明交流互鉴对话会暨首届世界汉学家大会贺信精神,全面深入贯彻落实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精神,创新推动新时代汉学(中国学)事业高质量发展,10月21日上午,以“‘一带一路’与世界汉学发展”为主题的世界汉学与中国学研究大会在青岛开幕。在两天的会议期间,与会专家以主旨演讲、主题报告、集中讨论等多种形式,多维度分享和探讨学术研究最新进展和成果,带来了一场全面、充实的学术体验。南京农业大学典籍翻译与海外汉学研究中心创始主任王银泉教授应邀出席并在21日上午做大会主旨发言“法国汉学家、加拿大裔美国生理学家与《黄帝内经》首部英译本”,21日下午负责点评第三分论坛中国古代典籍外译与中外文化交流史研究之二的下半场发言。


                           


大会开幕式现场


王银泉教授重点阐述了关于《黄帝内经》首部英译本的译者身份和源语文本的揭示,他依据大量图文并茂的重要原始文献进行深度考察,详尽揭秘了这一传统中医药文本外译史上最为精彩的故事,多渠道确认《黄帝内经素问》首个英译者为运动生理学家珀西·米拉德·道森,而这一英译的底本是 19 世纪末至 20 世纪初在中国生活了 46 年的法国汉学家戴遂良(Léon Wieger,1856—1933)于 1917 年在中国直隶河间府献县出版的法语版汉学著作《中国宗教信仰及哲学观通史》(Histoire des croyances religieuses et opinions philosophiques en Chine depuis l’origine jusqu’a nos jours)的其中一课。他表示,这一发现推动了中医英译与对外传播史研究的突破性进展,也揭秘了横跨东西半球三大洲的中西文化知识互译与交流传播的“哥伦布大交换”一个经典案例。相关研究对汉学史、中西文化科技交流史、中外医学文明交流史、医学社会史、知识翻译学等相关方向的研究也具有参考价值


                           


王银泉教授做大会主旨发言(一)

                           


王银泉教授做大会主旨发言(二)

                           


王银泉教授做大会主旨发言(三)


世界汉学与中国学研究大会由中国国际交流协会、北京语言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主办,青岛世界汉学中心承办,《国际汉学》《汉风》《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协办。作为汉学(中国学)研究界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综合性公共学术交流平台,世界汉学与中国学研究大会与世界汉学家大会一同高质量构建起国内国际学界互促共进,协同发展的学术生态新格局。

                           


大会合影


青岛西海岸新区副区长赵英民,区教育和体育局党组成员、区政府教育督导室总督学张成霞,北京语言大学特聘教授、《国际汉学》主编张西平,北京语言大学教授、汉学与中国学研究所所长,中国文化对外翻译与传播中心主任黄卓越,吉林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达奇(Ignacio Ramos Riera)、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海外汉学研究分会会长、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阎国栋教授,南京农业大学典籍翻译与海外汉学研究中心主任、福建闽江学者讲座教授、广州中医药大学杏林讲座教授王银泉,福建师范大学教授、外国语学院院长,《外国语言文学》主编葛桂录,世界著名比较哲学家、世界汉学家理事会顾问委员会主席、北京大学哲学系人文讲席教授安乐哲(Roger T. Ames),世界汉学中心责任专家孙建华,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会长牛喜平,法国拉罗谢尔大学副教授、国际合作负责人白志敏(BAI Zhimin),北京罗马尼亚文化中心文化参赞皑玛(Andreea Ema Stoian),广州中医药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中医药翻译与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苏红,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化》及海外版编辑部主任、执行主编李海英以及来自全国130余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30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开幕式由世界汉学家理事会召集人、北京语言大学世界汉学中心主任、一带一路研究院院长徐宝锋主持。


                           


徐宝峰教授主持开幕式


本次大会设1个学术主会场、15个学术分会场,共安排主旨报告、邀请报告等200余个。会议期间,与会专家将围绕“文化传播与中外文化交流”“文献学与典籍翻译”“世界汉学史的话语建构与国别史研究”“世界汉学(中国学)的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等学科前沿话题进行探讨,发布最新研究成果,开展学术争鸣和交流研讨,为广大学者学术成长和专业发展提供交流平台、灵感源泉,共同开拓新时代世界汉学(中国)学研究新格局,为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注入新的推动力量。


                           


分论坛之一


10月22日下午,以“‘一带一路’与世界汉学研究”为主题的世界汉学与中国学研究大会在世界汉学中心圆满闭幕。会议期间,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学术前沿问题、理论建设等方面,提供了富有建设性的系统观点和研究成果,充分拓展了与会者的学术视野,大批新生汉学(中国学)研究力量不断融入其中,显示出良好的学科训练和研究才能,为本次会议的学术研讨带来了新的学术活力。


                           


闭幕式


北京语言大学特聘教授、《国际汉学》主编张西平,南开大学教授、外国语学院院长阎国栋,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张朝意分别宣读一等奖、二等奖、三等金获奖名单并颁发5000元、2000元、1000元学术研究基金


                           


张西平教授为论文一等奖颁奖

                           


阎国栋教授为论文二等奖颁奖


                           


张朝意教授为论文三等奖颁奖


张西平教授代表大会主办方作学术总结,汉学是中国知识的世界化的标志和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途径,海外汉学(中国学)研究诞生以来,此次会议是领域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和影响力最广的一次学术会议,不仅交流探讨了新方法、新成果,更为学科进一步高质量发展汇聚了新力量。老一辈学者希望年轻一代承担起新的时代使命,代表中国学术界到世界舞台,为世界理论和学术发展输入更多的中国智慧。最后,张西平教授感谢世界汉学中心工作组和志愿者的辛劳付出。

                           


张西平教授做学术总结


北京语言大学世界汉学中心主任、一带一路研究院院长徐宝锋代表承办方致闭幕辞,他表示,汉学(中国学)研究的学术发展拥有广阔未来,前辈师长开辟的汉学研究之路日趋宽阔,逐渐走进中国乃至世界学术主流。世界汉学中心作为有价值的学术科研服务平台,将持续为学术交流和青年人才成长提供帮助。


                           


徐宝峰教授致闭幕辞


世界汉学与中国学研究大会是汉学(中国学)研究领域最高水平的学术盛会,代表着学界最新发展前沿和研究成果。本次大会是在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与总书记第三届文明交流互鉴对话会暨首届世界汉学家大会贺信精神的一次学术盛会,对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促进汉学(中国学)研究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启迪意义。


                           


大会开幕式和主旨发言现场(一)

                           


大会开幕式和主旨发言现场(二)




南京农业大学典籍翻译与海外汉学研究中心

2023年10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