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活动 > 学术动态 > 正文

王银泉教授在世中联翻译专委会国际学术年会做主旨发言

发布人:陈昕羽        发布日期: 2023-10-31    浏览次数:


10月28日至29日,由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翻译专业委员会和湖北中医药大学主办、湖北中医药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的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翻译专业委员会第十五届国际学术年会在湖北中医药大学举行。大会以“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与中医外语教育”为主题,国内外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襄中医药翻译、国际传播和中医药外语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大计。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翻译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南京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南京农业大学典籍翻译与海外汉学研究中心主任王银泉教授应邀做大会主旨发言“法国汉学家、加拿大裔美国生理学家与《黄帝内经》首部英译本”

   


王银泉教授做大会主旨发言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中国中医科学院名誉院长、天津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张伯礼院士,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翻译专业委员会首席顾问、北京中医药大学方廷钰教授,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翻译专业委员会会长单宝枝教授等以及来自国内外30余所高校的外国语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青年学子,以及中医药外语翻译爱好者参加大会。大会通过“湖北中医药大学视频号”等同步直播,国内外超过10万人次收看。大会开幕式由湖北中医药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刘娅教授主持。开幕式上发布了第七届“岐黄天下杯”世界中医翻译大赛获奖名单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翻译专业委员会第十五届国际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名单。


                           


湖北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外国语学院院长刘娅教授主持开幕式


王银泉教授29日上午做大会主旨发言“法国汉学家、加拿大裔美国生理学家与《黄帝内经》首部英译本”,重点阐述了关于《黄帝内经》首部英译本的译者身份和源语文本的揭示,他依据大量图文并茂的重要原始文献进行深度考察,详尽揭秘了这一传统中医药文本外译史上最为精彩的故事,纠正了学界长期以讹传讹的关于译者身份的错误,多渠道考证确认《黄帝内经素问》首个英译者为美国运动生理学家珀西·米拉德·道森(Percy Millard Dawson,1873—1970),译文发表在 1925 年 3 月出版的美国医学史期刊《医学史年鉴》Annals of Medical History)第 7 卷第 1 期颇为出乎意料的是,道森翻译的《黄帝内经素问》的源语文本并不是中文著作而是 19 世纪末至 20 世纪初在中国生活了 46 年的法国汉学家戴遂良(Léon Wieger,1856—1933)于 1917 年在中国直隶河间府献县出版的法语版汉学著作《中国宗教信仰及哲学观通史》(Histoire des croyances religieuses et opinions philosophiques en Chine depuis l’origine jusqu’a nos jours)的其中一课。他表示,这一发现推动了中医英译与对外传播史研究的突破性进展,也揭秘了横跨东西半球三大洲的中西文化知识互译与交流传播的“哥伦布大交换”一个经典案例,对汉学史、中西文化科技交流史、中外医学文明交流史、医学社会史、知识翻译学等相关方向的研究也具有参考价值。

                           


王银泉教授(右二)与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翻译专委会会长单宝枝(右三)、副会长李永安(右四)、刘娅(左三)、林巍(左二)、苏红(右一)合影


单宝枝教授在致辞中对湖北中医药大学精心组织此次大会表示由衷感谢,并简要介绍了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翻译专业委员会一年来的工作成绩。她指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报告58次提到“文化”,中医翻译和国际传播迎来新的发展契机。希望专委会继续秉持“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理念,为中医翻译和国际传播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标准建设、中医药和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为构建人类健康命运共同体作出应有的贡献。

                           


单宝枝会长致开幕词


张伯礼院士在在线发言中指出,中医药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两个结合”对中医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将中医药纳入国家重大战略的理论基础,是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中医药现代化和走出去的根本遵循,是促进中医药可持续发展的坚强保障。他认为,中医药“天人合一、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养生保健、复方治疗”等理念和方法,与现代医学的预防医学及组合药物等发展方向具有相通之处。中医药学虽然古老,但理念并不落后。要以标准引领中医药走出去,通过核心教材和教学大纲等,正本清源,建立世界中医学教育标准。要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推进循证传统、补充和整合医学;抓好人才培养,强化中医思维培养,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

                           


张伯礼院士在线发言


会议期间,“外国语学院/国际教育学院(交流合作处)院(处)长中医翻译与人才培养高峰论坛”“语言·翻译文化”“文化·国际交流”“术语·标准研究”“教学·人才培养”“时珍青年学子创新论坛”等6场平行论坛同步举行,63名专家学者及15名博硕士研究生作交流报告,有力促进了青年教师、学子与中医翻译专家之间的交流。

闭幕式之前,王银泉教授应邀作为颁奖嘉宾之一,为第五届“时珍杯”全国中医药翻译大赛获奖选手和优秀组织单位颁奖

                           




南京农业大学典籍翻译与海外汉学研究中心

2023年10月31日


银泉教授,理学博士,南京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科学技术史博士生导师,南京农业大学典籍翻译与海外汉学研究中心创始主任,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2007年),福建省“闽江学者”讲座教授(2023),集美大学海丝沿线国家国别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2022)、广州中医药大学杏林讲座教授(2020、江西中医药大学特聘教授(2019)。研究方向:明末清初翻译史、汉学史与中西文化科技交流史、中医翻译史与中医文化国际传播、区域国别研究、对外传播新闻翻译。主要兼职包括江苏省文学类研究生教指委委员,教育部、国家语委《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国家标准研制专家,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翻译专委会副会长,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翻译史研究专委会副会长,江苏省科技翻译工作者协会副理事长。教育部长江学者评审专家,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通讯评审专家和结项鉴定专家,国际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通讯评审专家,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通讯评审专家,国家语委科研项目评审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策建议采纳(201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英译审定人兼副主编(2017年)。发表在《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年第2期的论文《外语学习焦虑及其对外语学习的影响——国外相关研究概述》2020年6月被评为中国外语教学高被引论文TOP10排行榜第2名,该文截止2023年10月初被引1774次。两次入选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最有影响力学者排行榜。三个年份被列入《中国期刊高被引指数(2006-2011年)》外语学科高被引作者(2005年第17名,2006年第9名,2009年第16名)。牛津大学人类学院中医西传专题讲座和剑桥李约瑟研究所学术交流(2019年)。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课题2个。在剑桥大学期刊English Today,《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外语教学与研究》《中国翻译》《外语界》《中国外语》《外语教学》《国际汉学》等重要学术期刊和《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学习时报》等重要报纸发表各类文章130多篇,多篇代表性论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明清史》、“学习强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学术文摘》、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外语战略动态》等全文或部分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