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活动 > 学术动态 > 正文

王银泉教授参加“翻译活动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学术研讨会”

发布人:陈昕羽        发布日期: 2024-07-29    浏览次数:


2024年7月19-21日,福建“闽江学者”讲座教授、南京农业大学典籍翻译与海外汉学研究中心创始主任、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科学技术史博士生导师王银泉教授参加了“翻译活动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学术研讨会。此次研讨会由内蒙古师范大学主办,内蒙古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院承办,旨在探讨翻译在世界文明交流中的重要作用及其相互借鉴的价值,推动中国翻译史研究工作,进一步强化国内外翻译史研究队伍的沟通与合作。参加研讨会的60余位专家和师生来自内蒙古师范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南科技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




与会者合影

20日上午举行的开幕式上,内蒙古师范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景剑峰教授,香港中文大学翻译系主任、翻译研究中心主任王宏志教授,清华大学科技史暨古文献研究所所长、内蒙古师范大学科技史研究院院长冯立昇教授分别致辞,他们一致表示,翻译和科技史两个研究领域的结合,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不同文化、不同语言之间的科技知识和信息,为各自的研究领域提供更加准确、深入的背景和依据支持。此次会议的举办是深化翻译领域研究工作、推动各种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举措,必将为相关研究领域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有力推动不同学科间的交流与合作。

内蒙古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院院长冯立昇教授致辞

王银泉教授依据其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课题的结题成果,在题为“耶儒对谈:明末清初中西互译与中西文化科技交流研究(1582—1793)”的大会发言中基于中西文化互译与中西文化科技知识交流与传播活动视野,以全球史视野为研究路径,以文化交流和文明互鉴为导向,以知识杂糅与迁移为着眼点,全方位考证大量原始史料,参考国内外史学界、汉学界、翻译界、经济史学界的前沿研究,对明末至清中期的中西互译活动进行了全面系统考察。他指出,欧洲近代科学与中国传统科学的接触及影响构建了16—18世纪中西关系史上的主流,在这个跨文化的科学知识传播活动中,翻译一马当先。意大利人利玛窦与李之藻合作译注中国最早的完整经纬世界地图《坤舆万国全图》,利玛窦与徐光启合译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葡萄牙人傅汎际与李之藻合译亚里士多德名著《寰有诠》《名理探》,意大利人高一志和艾儒略以《西学》和《西学凡》最早在中国传入西学概念和文、理、医、法、教、道西学六科,李之藻将利玛窦入华为肇始的近50年间西士与儒士合作翻译完成的西学书籍编撰结集为《天学初函》,徐光启奉敕开设历局组织意大利人龙华民、德国人邓玉函、德国人汤若望和意大利人罗雅谷以及中国人李之藻和李天经等人翻译欧洲天文学著作完成编撰46种137卷《崇祯历书》(清初改名为《西洋新法历书》)。法国人白晋和张诚为了给康熙皇帝讲授西学把法国数学家巴蒂的《几何原本》翻译为满文本,法国人张诚和葡萄牙人徐日昇主持中俄《尼布楚条约》谈判的翻译,法国人巴多明为康熙皇帝讲授解剖学翻译诞生了满文本译作《钦定格体全录》,法国人巴多明和宋君荣先后主持中国第一个官办翻译机构清宫西洋学馆,意大利人殷铎泽、奥地利人恩理格、尼德兰人鲁日满和柏应理共同翻译的拉丁文版《中国哲学家孔子》1687年在巴黎出版,法国人马若瑟翻译的《赵氏孤儿》对法国启蒙运动思想家伏尔泰和狄德罗等人产生重要影响,波兰人卜弥格翻译的中医典籍在欧洲出版促成了法国人雷慕沙的中医研究博士论文,助推了1814年欧洲专业汉学的诞生,在华法国人翻译传入欧洲的老子思想促进了法国重农学派的发展,影响了自由市场经济理论的奠基石和现代经济学开山之作《国富论》。由此可见,明末至清中期二百余年的中西互译活动开启了中西文化科技知识交流有史以来第一个繁荣期和高峰期,中国翻译史上继隋唐佛经翻译后的第二个外来文化翻译的高峰,也是中西文化科技知识互译与传播以及中西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历史上的第一个绚丽夺目灿烂辉煌的高峰。明末清初二百余年的中西文化互译与中西文化科技知识交流与传播活动,传入融合众多学科的应用知识,给中国知识体系带来了承载前所未有的新词语为代表的新知识和新概念,为推动来自异质文化的知识在中国文化里通过传播与创新,发展形成更多新知识奠定基础铺平道路,成为中国近代科学史上的一件里程碑式的大事。同时,来华西人通过译介中国历史文化典籍以及考察和研究中国而翻译或撰写的信札和著作,促进了中国文化作为地方性知识在西方世界知识体系里的流播、交流、理解、鉴赏和接纳,加剧了西方世界对中国的认知,构建了西方人的中国观,促进了近代东西文明交流,使得明末清中期在华西人传播的中国知识和塑造的中国形象成为这一时期欧洲人认识中国的起点,有理有据、有据可依地证明了16-18世纪中西平等对话以及中国文化的世界意义。

南京农业大学王银泉教授发言

研讨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翻译史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翻译活动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主题展开深入探讨,涉及中国典籍外译活动、科技翻译活动、汉学家翻译活动等多个专题。香港中文大学翻译史研究中心王宏志教授的发言题目为“小斯当东(GEORGE THOMAS STAUNTON) 与1800年“朴维顿号”事件(THE PROVIDENCE AFFAIR)”,介绍了被视为英国首位汉学家的小斯当东(GeorgeThomas Staunton,1781-1859)在1800年的“朴维顿号"事件(the Providence Affair)事件中的角色,以英国东印度公司档案史料为基础,细致剖析了小斯当东的翻活动及角色。王宏志教授指出,作为东印度公司广州商馆唯一懂中文的译员,斯当东在因此事而引发的中英官方交往场合充当译员担任重要晤面和会议的口员,其表现得到英国东印度公司高层的认可,被视为有效制衡行商作梗的力量。

香港中文大学王宏志教授发言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纪志刚教授作了题为“全球史视野下汉译《几何原本》的新研究:问题、方法和意义”的发言,从“时空场域”、“多重文明”、“叙事转向”和“研究纲领”四个方 面总结分析汉译《几何原本》研究的问题、方法和意义。他指出,随着文明交流互鉴成为翻译史研究的“主旋律”,从全球史(Global history)视野下思考翻译史研究的新进路既是编史学理论的必然,也是编史学方法的需要。作为“西学东来第一篇”,《几何原本》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在全球史视野下拓展翻译史研究的生动案例。

上海交通大学纪志刚教授发言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顾钧教授在题为“19世纪来华美国人的中国典籍英译”的发言中选取了19世纪来华美国人的中国典籍英译代表性的译本进行考察,分析其优劣,在此基础上从整个西方中国典籍翻译的角度总结19世纪美国汉学的成败得失,指出裨治文 (Elijah C.Bridgman)、卫三畏(Samuel W.Williams)、娄理华 (Walter M.Lowrie)等人的贡献最为突出,他们节译和全译的《尚书》、《诗经》、《孝经》《二十四孝》《千字文》以及元明清戏剧小说作品等在英语世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并为美国汉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北京外国语大学顾钧教授发言

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苏艳教授在题为“《新译界》的新实学和‘公益’知识译介研究”的发言中聚焦晚清京师大学堂派出的留日学生范熙壬1906年底在东京创办的翻译期刊《新译界》,该刊以“研求实学、推广公益”为宗旨,以求新务实为动力,她在发言中探讨了《新译界》的学科分类意识及其译者如何译述中西融合的新史学知识和融通国家和地方的“公益”知识,实现以学术转型 推动政治转型。

华中师范大学苏艳教授发言

湖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禹玲教授在题为“《实业杂志》翻译活动与湖南实业现代化转型研究”以湖南近代办刊时间最长的刊物《实业杂志》的翻译活动为关注点,通过阐述其译文目标、译者群特点等情况,认为该杂志的翻译活动帮助推动外国实业发展成果的借鉴,为湖南实业提供实践方案以及启发实业智识等方面做出了有价值的贡献。

湖南科技大学禹玲教授发言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章清教授在题为“名相与实相:对新名词、新概念译介的检讨”的发言中指出,新名词、新概念的浮现,究其本质,是出现了无法用过去的语言表述的新事物,映射出相关的生活图景已发生变化。确立合适的译名,并不单纯。沿用古代语词、新造字词,或以音译的方式,是通行的办法。

复旦大学章清教授发言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牛亚华研究员在题为”“中日近代解剖学名词术语翻译的互借与影响”的发言中介绍了十九世纪中期,中日两国开放国门之后,西方解剖学知识再次进入两国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翻译发挥了重要作用,1850年在中国刊印的解剖生理学著作《全体新论》,在中日两国均产生了巨大影响,其中的一些名词术语被日本袭用。甲午战争以后,中国掀起通过日本学习西方科学技术的高潮,日本的解剖学著作被翻译成了中文在中国传播。民国初年,公立医学教育移植了日本的制度,留日归国学生成为主力教师并采用日本教材,致使大量日译解剖学名词术语进入中国并被采用。

中国中医科学院牛亚华研究员发言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萨日娜教授在题为“译语会与中日近代数学名词术语溯源”的发言围绕译语会成立的过程及确定数学名词术语的详情,阐释了译语会与近代日本数学名词术语的确定历程,并通过溯源揭示中日数学名词术语之间的紧密关系,表明规范和统一名词术语对数学发展的重要性,并说明近代日本确定数学名词术语的过程映射出的中日数学交流的历史意义。日本传统数学——和算中的术语成为19世纪日本学者了解西方数学的工具,其中有不少来源于中国传统数学中的术语和明末清初汉译著作中的数学术语。

 

上海交通大学萨日娜教授发言

内蒙古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院姜红军教授做了题为“实验与验实:晚清物理实验知识翻译特征分析”的发言,指出晚清物理知识的引入是译者主动重构过程,中西两种不同风格的研究传统并不是严格意义的“不可通约”,晚清译者在适当层面上采取相应策略实现了两种异质知识体系的融合,物理学中与理学相契合的特征得到加强,与之冲突的因素被排斥。

内蒙古师范大学姜红军教授发言

本次研讨会的总策划、内蒙古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院聂馥玲教授做了压轴发言“我国第一次物理学术语审定的成效:《物理学语汇》 与《物理学大辞典》的比较研究”,报告通过《物理学大辞典》与《物理学语汇》的翻译及其收录的物理学概念术语的对比研究,旨在对我国第一次物理学术语审定成效的认识提供一些补充,明确指出1908年由清末学部审定科刊行的《物理学语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官方性质的物理学术语集,译自东京数学物理学会之译语会编纂的《物理学術語和英化独対説字書》(1888年)。1907年由宏文馆出版了《物理学大辞典》,同样译自日本,其底本是日本理科研究会编纂的《最近物理学辞典》(1905)。

内蒙古师范大学聂馥玲教授压轴发言

研讨会在20日下午安排了两个分论坛,各位汇报人交流的研讨内容同样精彩纷呈。例如,山东大学(威海)翻译学院张淑娟副教授在题为“俄罗斯对中医的翻译与研究”的发言中指出,俄罗斯从17世纪就对中国历史、哲学、宗教、文学、教育、医学、风俗、军事、地理等进行全方位研究。俄罗斯在近三百年中对中医的认识研究积累中,出现了一大批医学家并发表了诸多翻译与研究著作。俄国研究中医,本意并不是为了在俄国传播中医药,而是为了全面研究中国,研究中国文化以及中国人的思维。俄罗斯对中国医学的研究历史可以分为四个时期:早期阶段(19世纪)、发展时期(20世纪上半期)、繁荣时期(20世纪下半期至苏联解体)和深化时期(苏联解体至今)。

山东大学(威海)张淑娟副教授发言


南京农业大学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科学技术史博士生邹伊勤同学汇报的题目是“《物种起源》汉译与进化论在中国传播的知识杂糅和思想交汇”,通过考察达尔文《物种起源》的六个版本的结构和文字变化,阐释达尔文进化论思想的演变和完善过程,聚焦周建人翻译《物种起源》的过程,指出《物种起源》的代表性汉译本承载之进化论知识在华传播折射了晚清以降中国社会变革和科学认知背后的思想变迁脉络,同时以大量史实揭示了被长期严重遮蔽的周建人作为翻译家的身份。

南京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史博士生邹伊勤同学参会发言

内蒙古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院前院长郭世荣教授对此次研讨会做了高屋建瓴的总结。

内蒙古师范大学郭世荣教授总结发言

科技史研究重镇内蒙古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院此次独具匠心组织的翻译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学术研讨会,融合不同学科的多样化研究,呈现科技史学科的学科交叉融合特点,众多专家学者和硕博士学生合力奉献了一场精彩纷呈的跨学科学术盛宴,有利于开启科技人文时代的跨学科研究,聚焦世界多元文化交流,植根于中国土壤,提升中国特色学术话语生产能力,更好地在国际舞台上用中国知识体系解释和描述中国推进全球治理的理论创新依据所在,构建中国特色的话语和知识体系,助推中外人文交流,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与平等对话。

 

科技史研究重镇内蒙古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院此次独具匠心组织的翻译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学术研讨会,融合不同学科的多样化研究,呈现科技史学科的学科交叉融合特点,众多专家学者和硕博士学生合力奉献了一场精彩纷呈的跨学科学术盛宴,有利于开启科技人文时代的跨学科研究,聚焦世界多元文化交流,植根于中国土壤,提升中国特色学术话语生产能力,更好地在国际舞台上用中国知识体系解释和描述中国推进全球治理的理论创新依据所在,构建中国特色的话语和知识体系,助推中外人文交流,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与平等对话。